首页 > 新闻资讯 > 详情页

【乡村振兴看茅台】以科研力量助力菌菇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天眼新闻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4日

文章作者:刘显玉 任旭 罗安勇

文章来源:天眼新闻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4日    文章作者:刘显玉 任旭 罗安勇

  食用菌,曾为道真脱贫攻坚立下汗马功劳,又在乡村振兴中挑大梁。

茅台援建的平模社区食用菌园

  茅台集团结对帮扶道真自治县以来,始终将食用菌产业作为重点产业进行帮扶——

  10年来,累计捐资1.32亿元助力道真食用菌产业发展,援建食用菌大棚812个、食用菌现代化产业园1个、香菇菌棒成熟培养房1个。

  2024年,茅台帮扶食用菌产业项目实现年产值1.2亿余元,带动群众就业超1000余户,户均增收5万余元。

  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个被菌菇托起的幸福故事。

  旧城镇河西村的食用菌园区,阳光还没照亮菌菇大棚,杜晓霞从凌晨开始的采摘工作已经收尾。

村民在食用菌种植基地忙碌。罗星汉 摄

  “这是今年最后一批菇,休整两个月后就要准备下一季的菌棒了。”他一边熟练地分拣菌菇,一边感慨,“哪敢想,咱这山旮旯里也能种出菌菇。”

  2020年9月,在外打工多年的杜晓霞接到了村干部的电话,“村里准备种香菇,茅台集团援建了大棚,贵州同辉公司提供技术指导、保底收购。”

  杜晓霞揣着务工攒下的积蓄,毅然回乡,承包了三个标准大棚,成为河西村首批“吃螃蟹”的菇农。

  万事开头难。从没接触过食用菌种植的杜晓霞,头三个月几乎住在了大棚里。“菌棒要保持17℃-22℃,出菇时要控制在18℃-23℃,湿度、通风都有讲究。”同辉公司派驻的技术员直接住进园区,从菌棒接种到病虫害防治,手把手教了大半年。

  第一年种植,杜晓霞就尝到了甜头,三个棚赚了6万多, “还能照顾老人和娃娃。”

  河西村食用菌园区,109个大棚连成了一片又一片,年产值500多万元,带动就业300余人,惠及脱贫户20户150余人。

韩贞喜查看菌菇长势

  长坝村,韩贞喜带着妻儿在广东务工近20年。2016年,韩贞喜一家回到道真,“种点庄稼、打点零工维持生活。”

  2022年,茅台在长坝村援建47个食用菌大棚,韩贞喜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租下2个大棚,从此不再为生计发愁。

  2024年,茅台在长坝村援建的食用菌大棚总产值约250万元,棚均产值5.32万元,带动菇农户均增收近6万元。

  平模社区,共建有食用菌大棚173个(其中茅台援建50个),占地面积200亩,投入菌棒175万菌棒,产值1100余万元。

平模社区菌菇种植基地。潘承丽 摄

  食用菌已经成为道真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援建大棚之外,茅台集团还能为道真食用菌产业做什么?

  今年1月,茅台集团召开专题会,决定由茅台学院牵头,与茅台循环产投公司和贵州同辉食用菌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开发酒糟菌棒。

  贵州同辉食用菌发展有限公司在道真自治县已经扎根8年,菌棒年产量达3000万棒,菌棒制作一直是一笔大投入。

  茅台学院师生研究的“酒糟菌棒”攻克了这一痛点。

  “我们利用茅台酒糟与红缨子高粱秸秆为原料,成功栽培了榆黄菇、茶树菇、香菇、黑皮鸡枞和马桑菌等多种食用菌。通过多轮次实验,已经找到酒糟和高粱秸秆种植菌菇的最佳配方。”茅台学院“酒糟菌棒”科研项目负责人张海燕说。

酒糟菌棒种出的榆黄菇

  同辉公司董事长高满树算过一笔账,“常规菌棒每棒成本约3.2元。而‘酒糟菌棒’每棒成本约2.9元。若道真每年生产2亿个酒糟菌棒,食用菌生产厂家可节约成本约6000万元。”

  降低成本之外,还能提高菌菇品质。“茅台酒糟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纤维素及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可为食用菌生长提供丰富的碳源和氮源,有助于提高食用菌的生物转化率,进而提高菌菇产量和品质。”张海燕说。

  茅台集团的“酒糟菌棒”另一大突破在于“循环链”的闭环:酒糟菌棒出菇后的废料可以制成生物有机肥,回归土壤。

  茅台学院的“酒糟菌棒有机肥”项目科研环节正全面推进,未来将通过同辉公司投放到广大农户手中,届时,道真菌菇将在茅台集团助力下构建起“酒糟—菌棒—废料—有机肥”的生态闭环,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审:王城

二审:陈杨 蔡忠成 方存芳

三审:王幸韬 吴德望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