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遵义市播州区鸭溪镇的茅台生态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内,一辆辆满载酒糟的运输车正穿梭于园区,这些被视作废弃物的酿酒副产物,如今通过茅台循环产投公司的产业化生产线,转化为有机肥、发酵饲料、生物质沼气等产品。这一创新实践不仅实现了酒糟资源的全价值利用,更构建起独具茅台特色的绿色“双循环”经济模式,为酿酒行业副产物综合利用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板。
园区综合管理服务中心
从“副产物”到“资源库”的生态变革
“按照行业数据,每生产1吨酱香白酒,约产生4吨酒糟。过去,处置不当会带来环境隐患,如今通过技术创新,酒糟已成为可再生利用的绿色资源。”茅台循环产投公司副总经理江友峰介绍。在园区15万甑容糟场内,酒糟经科学配比后,被送往有机肥、饲料等生产线,开启了酒糟从“生态包袱”到“绿色资源”的蜕变之旅。
“双循环”生态示意图
这一变革源于茅台集团的顶层设计。2013年,茅台循环产投公司成立,在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逐步构建起“产业大循环”与“园区小循环”双轮驱动的绿色“双循环”发展模式。在产业大循环层面,通过“酒糟—有机肥—高粱种植—酿酒”的闭环路径,实现酿酒原料“从土里来,到土里去”的生态循环。这一模式不仅改良了土壤结构、提升茅台酒用高粱品质,还带动农户增产增收。在园区小循环层面,酒糟与废水经厌氧发酵生成生物质沼气,回供酿酒生产,形成“酒糟、废水—沼气—酿造”的能源循环,实现“能源自给、减污降碳”目标。
四大产业解锁酒糟跨界价值
茅台循环产投公司以酒糟资源化利用为核心,科学布局“肥、饲、酒、气”四大循环经济产业,形成年处理30万吨以上酒糟能力,确保了对茅台酒酿造副产物的100%资源化利用。
有机肥生产
有机肥项目,依托现代生物发酵技术和先进工艺,利用土著微生物进行高温好氧发酵,实现年产有机肥12万吨,主要用于茅台酒用有机高粱、小麦种植。发酵饲料项目,通过菌酶协同发酵工艺,实现酱香型白酒酒糟发酵饲料规模化生产应用,实现年产饲料5万吨。酱香基酒项目,通过采取“传统+创新”的生产工艺,应用机器人上甑、自动摘酒、自动化传输、槽式发酵、冷凝水回收利用等创新生产方式,年酿造优质酱香基酒1.5万吨。生物质沼气项目则是国内唯一一个采用厌氧发酵工艺实现“酒糟转化生物质沼气”的项目,替代天然气用于园区酿酒蒸汽供应,可年产1000万方生物质沼气。
发酵饲料生产
而对酒糟的妙用远不止于此,茅台循环产投公司践行酒糟“多级利用、吃干榨尽”理念,一级利用生产基酒,二级利用转化为肥料、饲料和生物质沼气,三级利用沼渣、废水制备液肥、优质碳源和低端固态肥。实现了资源的全链条和深度循环利用,让酒糟的跨界价值得到了充分释放。
技术创新引领绿色发展新方向
作为白酒行业循环经济探路者,茅台循环产投公司以循环经济“3R”原则为遵循,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依托茅台科学技术研究院,联合郑州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科研力量,取得20余项关键技术创新成果。谈及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迪表示:“技术创新不仅要解决当下酒糟资源化利用的难题,更要着眼未来探索更多高附加值的利用方式,目前我们按照‘资源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方向,在保持现阶段每年近千万元科研经费投入的基础上,每年按10%的幅度递增科研经费投入,持续聚焦昆虫蛋白、酒糟化妆品等酒糟高附加值领域的研发工作,加快建设现代化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而在技术标准化建设方面,公司积极发挥行业引领作用,参与起草国家标准4项,制定6项团体标准,完成70余项企业技术标准制定。通过技术外溢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技术实力和行业话语权,并成功申报“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单位。
园区一角
此外,公司还积极开展碳足迹排查,推动制定园区《碳达峰碳中和规划行动方案》编制,探索搭建清洁生产体系,充分利用闲置屋面开展光伏发电,提升生物质沼气利用比例,开展余热利用、冷凝水循环利用等绿色技术,从多个环节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年综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5万吨,持续构建起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模式,凭借在绿色发展方面的突出表现,公司先后获得“国家绿色工厂”“贵州省绿色工厂”“贵州省绿色供应链”等多项荣誉。
多维效益彰显国企担当
茅台循环产投公司以产业布局多元化、生态效益优先化、资源利用最大化为路径,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成功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多赢局面,彰显了国有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自2019年以来,公司累计接收并处置酿酒副产物200余万吨,通过有机肥的大规模施用,改良省内900余个村居高粱、小麦基地土壤超100万亩,为茅台酒的优质原料供应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当地农业的绿色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助力养殖业方面,公司年持续保障约4.6万头贵州黄牛养殖,推动了贵州特色养殖业的发展。
同时,依托产业项目,公司实现年利税额超4亿元,直接创造就业岗位约1200个,为当地居民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有效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此外,公司积极投身公益事业,近三年来累计对外捐赠有机肥2300余吨,开展捐资助学超70万元,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践行国企社会责任与担当,持续推动乡村振兴建设。
“我们将继续秉承绿色循环发展理念,不断深化‘双循环’经济模式,加大技术创新战略实施,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三位一体’循环经济模式,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同多赢发展”茅台循环产投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谢珺的话语,道出了公司在推动打造酿酒副产物资源化利用一流企业和循环经济发展示范企业的坚定决心和使命担当。
一审:王城
二审:方存芳
三审:王幸韬 吴德望